广州城市网

“这是我破釜沉舟、众叛亲离的选择”| 往届生考研图鉴

分享到:
 2019-09-19 09:49:18 来源: 阅读:1G0

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,硕士研究生报名连续五年持续上涨,2019年这个数字更是达到290万,较上一年增加53万人。报告同样显示,2018年往届生占比达到45%,接近考研总人数的一半。

相较应届毕业生,往届考研生更加复杂,主要分为两种,一种是毕业后直接投入工作,几年后选择考研;另一种是应届毕业时考研失利,来年再战,这被称为“二战”“三战”乃至“N战”。对于往届生来说,考研这个决定下得往往没那么轻松。他们有的曾在工作和考研二者中犹疑不决,有的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中,有的还面临着来自家庭的压力。是什么让他们最终从直通工作的那条路上回头,走向另一条更曲折的考研路?

林三

27岁,2018年考生,现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。

“这是我破釜沉舟、众叛亲离的选择”| 往届生考研图鉴

经历了种种社会历练,我才发现我原来最想做一名公务员。

为什么要考研?这个答案于我很简单,因为在发现自己入错了行后,要“及时止损”。

大学毕业后,我和身边很多“逐梦”的毕业生一样,觉得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。我从小就喜欢玩游戏,从单机游戏时代的《暗黑破坏神Ⅱ》,到网游时代的《大话西游2》,再到道具收费时代的《巨商》,可以说,国内所有单机和网络游戏,我几乎没有落下的。我还曾在网络上组建了自己的游戏公会,在17173游戏门户网站年度榜上赢得第一。加之本科就读于哈工大中文系,于是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一家游戏公司做游戏策划。

但出乎我意料的是,游戏策划和以往玩游戏的经历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。用两个词总结这份工作,就是琐碎与枯燥。常常角色名字、故事方案要做出十几个版本,简单的事情也要磨月余。又加上我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比较薄弱,处理一些专业问题时常常力不从心,一年下来,我觉得自己的激情和灵感都已经消失殆尽。更可怕的是,我觉得整个人“倦”下来了,提不起劲。那时我发现,原来自己入错了行。

于是决定要重新开始,考研无疑是一个洗牌的好机会。当时碰巧了解到了北大开设了一个新专业,在分析自己的优势、劣势之后,我决心报考。

读研后,免不了在各种实习中摸爬滚打,长久在社会底层呆着,发现恶人和苍蝇无处不在,既然不论什么职业都要从小处做起,不如在做小事的同时,也为身边人带来切实的好处。我顿悟了,我想做的那份工作,原来是公务员。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但是我觉得做公务员,比起做一个为小孩子开发游戏的程序员来说,更能给我带来心灵上的满足。

周雨

30岁,工作8年,现备考南京大学中。

“这是我破釜沉舟、众叛亲离的选择”| 往届生考研图鉴

考研于我只是一种学习的形式。

决定考研之后,有人问我是不是厌倦了体制内的那种安定的生活,我立马否定了。其实目前为止,还真的没有跳出体制内另寻他路的想法,我对教书这件事,还是很坚持的。我想考研,原因很简单,只是觉得是时候给自己充充电了。

2017年的3月,我生了孩子,5月,我从工作了6年的原单位A中学辞职,转而考去了另一所职业中学B校。B校离家更近,教学也更轻松,我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。工作变动这件事给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,在此之前,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能应付得来工作,一切都安稳又踏实。

而在考B校的过程中,我才发现,本科学历已经不再那么 “能打”了。如果有研究生的学历,我在工作上的选择空间会更大。更要紧的是,我需要一段更系统的学习经历,这对我当前或之后的教学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。

考虑清楚后,我告诉了丈夫我决定考研。得到了他的支持后,我有了更大的信心。但是,真正开始后,才发现难度大于我的想象。

一方面,工作占用了我白天大部分的时间,零星的时间碎片虽然可以拾起来,但却很难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。另一方面,孩子也是一个大问题。到了晚上,还没来得及收拾好自己,就要照顾孩子,两岁的宝宝不是渴了、饿了,就是闹了、哭了,种种突发情况让我很难静下心来。有时候,边哼歌边哄孩子睡觉,一个激灵醒过来,原来自己也睡着了,妆都还没卸。丈夫虽然支持我,但也有自己的事要忙。

有人劝我把孩子交给父母带,我不是没想过,但是,一方面启蒙教育对孩子来说很重要,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我们相去甚远,另一方面,孩子全交给父母,我也割舍不了。想在孩子、工作和学习三者间面面俱到,实在是比想象中的还要不易。

除了实际学习上的困难,心态也是一方面。很久没高强度学习了,又加之时间有限,学习进度远远跟不上一起备考的同学,这时候难免会有些灰心丧气。另一方面也没有和单位协商好,虽然我很想读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,但要是单位不同意,是否还要辞职读研?种种难处不得不考量。

但是,我总觉得对于努力的人,机会永远在。既然选择考研,那些琐事也就暂时不考虑了,我只把考研当作是一种学习的形式。学习这件事,更确切地说,是提升自我这件事,不管是30岁,40岁,还是80岁,我都会一直坚持下去。

刘慕同

23岁,二战考生,现备考西南大学中。

“这是我破釜沉舟、众叛亲离的选择”| 往届生考研图鉴

考研是我对抗家庭的武器。我不确定自己未来究竟要做什么,但现下,我只想离开他们。

与其说这是我的考研经历,倒不如说是一场逃离家庭的经历。

我生在贵州一座18线小城市。母亲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,但在做生意上很有一套,在为家庭带来绝大部分经济收入的同时,也理所当然地拥有绝对的话语权。

与母亲在家的强势、多言相对的,我在家里就是一个上过大学但对社会一无所知的“书呆子”形象。每次家里人在谈话的时候,我试图想要加入进去,但只要我和他们的想法有分歧,但得到的回应永远都是冷笑和不解,他们会觉得,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啊?长久下来,我在家里越来越沉默,他们不愿意听,我也不愿意再说。

我的逃离之路从高中毕业开始,填志愿的时候有四个学校,我毫不犹豫全部选择了北方,从济南到哈尔滨,离家均在1000公里以外,大学如愿到了天津读书。

回想起来,那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了。和朋友的相处比和家人简单得多,他们不会强迫我去做不想做的事,也不会全盘否定我的想法,在他们眼里,我活泼又善良,我才感觉到和别人聊天是这么简单又快乐的事。大四的时候,我也曾考过一次研,但那时只是因为身边的朋友都在备考,我就也试试吧。结果失败了。但当时我也没什么感觉,毕竟除了考研,生活还有很多选择啊。


推荐阅读:旗龙

文章评价COMMENT

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

暂无网友的评论

意见反馈

×
J